平凉住房公积金中心为群众安居宜居提供便利
“我在西安工作,住房公积金在西安缴存,今年在平凉买了一套住房要办理公积金贷款,没想到直接在‘跨省通办’窗口,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就可以‘亮码’办理了,剩下了来回跑的路费,还节省了时间。”“我的住房公积金在平凉市缴存,在张掖市申请办理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前每月只能用工资还贷款,现在通过甘肃省住房公积金区域一体化共享协同平台就可以办理按月冲还公积金贷款业务,还款压力一下减轻了不少”。上述两位群众都是在平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窗口获得便民服务后吐露的真实心声。作为住房保障体系重要的一环,平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惠民便民利民上下功夫,探索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科学化发展新路子,为全力保障缴存人住房资金需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归集扩面广覆盖
该中心近年来按照国家政策,积极稳妥扩展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缴存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调缴存比例,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督促公安辅警、公益性岗位、临聘医护人员等群体缴存住房公积金,完成华煤集团公积金业务划转和制度执行并轨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2216家单位12.02万人,缴存余额达到103.51亿元,占全市在职参保职工13.15万人(含灵活就业人员)的91.41%,在全省16个中心位居第三,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208.81亿元,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体系。
优化政策惠民生
全面落实平凉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印发《优化住房公积金惠民便民措施意见》,取消异地贷款户籍条件,异地缴存职工与本地缴存职工享有同等权益,支持老旧房屋改造或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恢复实施“商转公”贷款以来,共办理“商转公”贷款98笔3283.0万元,为缴存职工节省利息301.19万元。支持二孩或三孩家庭、新市民、青年人、无房职工缴存地和工作地不在同一城市的租房提取,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和部分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公积金贷款,取消租房提取额度限制和异地转移接续时间限制,放宽购房提取范围,提高二孩或三孩家庭贷款额度,进一步精简缴存、提取、贷款资料要件。截至今年9月,累计向12.49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105.30亿元,贷款余额71.25亿元,当年上缴城市保障房建设补充资金9521.16万元,累计上缴城市保障房建设补充资金3.72亿元,政策的支撑效应显现,帮助全市10多万家庭圆了住房安居梦。
强化防控降风险
该中心把资金风险防控工作放在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不相容审批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三级审批办法和风险防范要点,健全内部制衡体系。建立存量资金定期通报、跨行资金调拨审核、委托业务考核等制度,规范资金的审核、调拨、决策程序和管理标准,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科学测算,对存量资金及时转存定期,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利率水平、资金安全等因素无较大差别”的情况下,存量资金在存储银行就地转存定期;严格执行“一周一研判,流动资金调拨须经中心会议决定”“集中调拨、跨行调拨大额资金,须经管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等规定,确保资金管理规范安全运行。建立与税务、公安、房产、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和协查机制,加强贷后日常监管和逾期贷款催收机制,降低贷款风险。累计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达到2.35亿元,准备金率达到3.29%。
便民服务暖民心
纵深推进“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服务提升三年行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完成了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大厅、微信公众号、智慧公积金自助服务终端等13种综合便民渠道与全市“数字政府”对接任务,将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事项由原来的53项梳理精简为全省统一的28项(缴存类12项、提取类8项、贷款类8项),其中26项公积金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办率达到93%。积极运用国家“跨省通办”平台,实现了13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异地办、省外办,当年共办理“跨省通办”住房公积金汇缴15984笔,住房公积金补缴6570笔,提前部分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8103笔,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732笔,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1165笔,办理省外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业务275笔,为缴存职工节省往返费用211万元。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直连上报,即时接受国家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对接完成甘肃省住房公积金区域一体化共享协同平台,实现住房公积金省内跨市(州)中心冲还异地贷款、风险防范业务协同办理。全面推行“亮码可办”业务,避免了缴存人到缴存地开具异地贷款纸质缴存证明“两地跑”“折返跑”,切实提升了服务质效。加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立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构建14个城市群成员之间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提取业务协作、资金风险防范、理论研究共享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来源:甘肃建设报)
上一篇: 区财政局助力住房公积金平稳高效运行
下一篇: 市直管理部全力推进归集扩面工作